去年9月,作为乐山中心城区老街打造项目之一的九龙巷改造顺利完成,这条古朴幽深的小巷以其独特的韵味迅速“出圈”,成为全新的网红打卡点,带动老街人气满满。
在小巷尽头,沿着高高的台阶一步步向上,还有一座安静的建筑默然伫立,等待着被时光唤醒,它就是被无数文人雅客写在笔下的龙神祠。
空中俯瞰龙神祠
龙神祠与赵昱
龙神祠位于九龙山上,也被称作“九龙祠”。关于九龙山,在万历三十九年版《嘉定州志》中有这样的描述,“九龙山,在东山之右,临江,距州治四里。石壁刻龙九,相传唐玄宗幸蜀时刻,强半磨泐。其存者,矫然有势。”
说到龙神祠,绕不过水,更绕不过赵昱治水的故事。古城嘉州缘水而起,因水而兴,也与水相争,乐山的城池史也是一部治水防洪的家园守护史。
赵昱,字仲明,青城山人,一说峨眉人。“公生之夕,母梦神捧日立身旁,因名曰昱”。年少才兼文武,十六岁师从道士李珏,隐青城山,习水遁剑术,驯养一神犬一白驹,驰逐山林,纵马高原。
隋炀帝时,嘉州江中有蛟龙作祟,经常截没舟舡,当地人深以为患。赵昱上任眉山郡(炀帝废州置郡,眉山郡治地就在乐山城,唐初复为嘉州)太守五月后,决定把恶蛟除掉,于是派人到青城山去制药,结果使者渡江的时候,蛟龙掀起狂涛,将使者溺死,并淹没了七百艘航船。“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属男子万人夹江岸,鼓噪声振天地。昱乃持刀没水,顷江水尽赤,石崖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
尽管学术界对记述这一故事的《龙城录》真伪以及创作年代并无定论,但不可否认,龙神祠这座最初建置目的为祭祀赵昱的建筑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何燚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在明万历至清嘉定年间,龙神祠不仅保持了作为祭祀赵昱的祠庙这一基本功能,同时也多次被当作书院使用,先后名为九龙书院、东岩书院等,彰显了嘉州文风之浓、学风之厚。
清晚期至民国,龙神祠内先后设有恤嫠局(妇女救济机构)、县议会、宪兵部等机构。抗战时期,国立武汉大学避寇西迁,龙神祠又作为武大第二男生宿舍所用。1949年后,龙神祠改作荣军院、政府招待所,百货公司宿舍等。1986年5月,龙神祠经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乐山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神祠旧貌
龙神祠与武大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铁蹄所到之处满是疮痍。“为维护和延续民族生存之急切的需要之供给”,1938年,武大校务会议决定迁校乐山。同年7月,“国立武汉大学”名牌高悬于校本部——乐山文庙贤关门前。而龙神祠作为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第二男生宿舍,“住文法学院同学四百人左右”(章心绰《武大乐山时见闻》)。
在学子的回忆中,第二男生宿舍里共住的是“西装革履标致英俊的翩翩少年”与“头发数月不理,衣服破烂得常常被外人认为工友,而他们那些却毫不在乎的哲学家们”,不论白天或夜晚,总是有一些人在这里看书或写文章,无人说话、吸烟,走路也都是轻轻的。生活“像一曲万人合唱的交响乐,声音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每个人都唱着他的坚贞和骄傲,都唱出他的希望和梦想”。
“那时的龙神祠旁并不像如今这般高楼林立,武大学子们可以在宿舍里俯瞰乐山城区,眺望岷江浩汤江水。”何燚告诉记者,曾有武大学子追忆在乐生活时,描绘了看到闪电劈在江面的惊心动魄——“坐在大自修室里,向东望去,可以尽情欣赏岷江风光;向南远眺,依稀可见世界闻名的大佛。在这里,有机会饱览‘岷江上的壮观’……黑云从远方天边爬上山顶,滚滚而来,聚拢为大片大片乌云,飞至岷江上空,翻滚而下……忽然,乌云中迸发出强烈的闪电,射入江中……伴随着闪电,满天炸雷巨响,使人心惊。”
充实的生活背后是苦难的时代。1939年8月19日,日寇出动三十六架轰炸机空袭乐山。位于城北江岸高地的龙神祠因毗邻沿江繁华街区,在轰炸中受重创。据西迁学者张在军先生统计,龙神祠内的宿舍大部被炸毁、部分图书损失;武大5名同学遇难,2人重伤;教职员工10人蒙难,约10多人受伤。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乐山期间,武大师生秉承“明诚弘毅”的校训,栖于竹溪水畔、岷江两岸、古市巷弄,弦歌不辍,教育报国,砥砺开创了战争年代大学教育的高峰。
古朴的建筑风格 记者 殷瑛珞 摄
龙神祠外观 记者 殷瑛珞 摄
龙神祠与未来
2018年12月,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携百名武大校友出席,并与乐山就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旧址——乐山文庙及龙神祠保护利用工作达成共识,表示“武汉大学出资修缮龙神祠”,正式开启携手保护西迁历史文化遗产、共建爱国爱校基地的校地合作新篇章。
此次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以揭顶维修为主,因2014年一场大火烧毁严重的书院则是落架维修。保护修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等理念,排除了文物安全隐患,再现了龙神祠大殿、书院建筑、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三座建筑以及院落环境等武大时期历史原貌,恢复了龙神祠整体风貌。2020年11月13日,龙神祠文物本体维修及防雷工程完工。
如今,走在龙神祠小楼的木地板上,听着地板发出的“嘎吱”声,仿佛时空拉回到80余年前,感受到手握知识这柄利剑的莘莘学子随时准备投身历史波澜的壮阔情怀。“2017年,龙神祠还未修缮前,曾经有一名武大的学生带着自己年迈教授的嘱托,前来龙神祠寻找当年在这里学习生活时留下的资料。经过岁月变迁,龙神祠与教授记忆里的已经有所不同,但这名学生根据教授描述的楼梯,居然发现真的还有一部分当年的资料遗存,高兴地将其带回武汉。”何燚告诉记者,这个故事让他对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武大人充满好奇,也敦促着他们在修缮工作中保证“不改变文物原状”。
记者了解到,龙神祠有望在年内正式对外开放。未来,由武汉大学、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师范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将负责龙神祠的维护、管理和永久保护,开展武大西迁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出版和交流传播,开辟城市旅游新空间,发挥对外交流、引资引智的平台作用,延续乐山与武汉大学源远流长、血脉相连、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