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古建筑则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时期的文化印迹。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民建村的雷畅故居,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目前川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布局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民居,1986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同时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雷畅故居历经风雨,文化底蕴丰厚,在建筑艺术上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文化遗产。日前,记者前往雷畅故居,探寻这座百年大院沉淀下的历史痕迹。

  百年故居 述说厚重历史

  有着“川西南民居建筑活化石”美誉的雷畅故居,也被称作“雷家大院”,因其艺术和文物价值,近年来不断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雷畅,清乾隆年间内阁侍读学士,是官居四品的“天子近臣”。相传雷畅九子皆聪慧过人,先后官居翰林,就连唯一的女婿也被御赐翰林,故有“九子十翰林”一说。

  据《光绪·井研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雷畅以内阁侍读学士告休,其子翀霄以翰林院编制乞养待父归里,翌年春,在宅前隙地筑随春园以娱亲。园有池,广荫数亩,积乱石为阜,建月到亭、香光阁于其上,香林梅坞,极幽丽之观。

  清道光初年,雷氏家道中落,将大院卖给了当时盐课提举司犍为五通王敬庭,王敬庭将其改建为有名的“槐盛号”大盐号。

  云卷云舒,沧海桑田。如今走进雷畅故居,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依然令人震撼。

  整个故居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垣环抱,气势雄伟,远处望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周长450米。垣内占地面积为136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33平方米,为四进四合院,共有房舍120余间,天井12个,建筑主要为穿斗式结构。故居整体居高临下,层层递升,融南方之隽秀、优雅、古朴和北方之雄伟、厚重、粗犷为一体,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漫步故居 感悟建筑之美

  雷畅故居建筑布局严谨,木石雕刻工艺精美,可以称得上是川西南明清民居建筑的典型。徜徉雷畅故居,依稀还能感受到雷翰林大家族昔日“钟鸣鼎食”的盛况。

  走进大门,步入干净整洁的大院,放眼望去,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堂、庞、庭、院左右对称,柱、础、斗拱、横梁、门窗等精雕细琢,无不彰显出昔日里大家族典雅华贵之风采。

  走进不同风格的四合院内,时而宽敞博大,时而又曲径通幽。故居内分布着12处天井,这是南方独有的建筑形式,寓意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行走其间,韵味无穷。天井中放置着太平缸,既镇宅驱邪,又防火救灾。

  继续前行,拾阶而上,后花园的如画美景徐徐展开。园中,桢楠、银杏、香樟等名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后山之中,雷畅之母胡太淑人之墓尚存,另有一株大榕树,高大挺拔,颇为壮观。站在后山上,俯瞰雷畅故居的全貌,四周山环水绕,山清水秀,视野开阔。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对雷畅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如今,雷氏家族文化展示区、作坊生活区、农耕文化展示厅、碑林、台柚林等错落分布于故居的房内屋后,让参观者对川西南的民俗生活有更直观的了解。

  科学保护 打造文化品牌

  “为进一步加大对雷畅故居的修缮与保护力度,近年来,井研县政府精心编制规划并依托故居,大力打造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井研民居民俗文化博物馆’。”据雷畅故居工作人员左岳东介绍,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雷畅故居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工作扎实推进,并在去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每年都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故居进行保护性的修缮,故居目前免费向游人开放,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游客达十万人次左右。”

  左岳东告诉记者,雷畅故居的所在地千佛镇民建村,于2018年荣获“四川最美古村落”称号,下一步,雷畅故居的打造将融入“景区民俗旅游带”建设之中,以雷畅故居为中心,规划建设入口景墙、迎宾广场、文化景墙、观景平台、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千佛镇民建村的风貌,建成集民风、民俗、农耕展示和旅游观光、影视拍摄、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景点,成为乐山乃至四川一大特色历史文化品牌。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270号

电话:0833-213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