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0日,第六届乐山大佛旅游文化节和乐山大佛开凿1310年活动将隆重举办,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大佛。这座通高71米、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弥勒佛坐像,你了解多少?小编带你“解锁”。

 

开凿大佛 

3代人历时90载

 

脚踏三江,背靠九峰,乐山大佛犹如绝世高僧,巍然凭坐,距今已逾千年。著名诗人戈壁舟曾誉之“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吸引众多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观瞻。

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撰写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由张绰手书,记载了开凿大佛的始末,原碑至今仍在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据其记载,乐山大佛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90年。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是贵州人海通和尚。彼时,他云游至嘉州(现乐山),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楫,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海通立志凿崖开造弥勒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煞水势,永镇风涛。

遗憾的是,由于凿刻佛像工程浩大,工期漫长,海通没有等到大佛完工便圆寂了。为了开凿大佛,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而后,由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先后主持,到唐贞元十九年,大佛历经三代人,最终大功告成。即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大佛造像身披通肩式袈裟,发髻高耸,细眼薄唇,通体肌肉匀称,造型姿态庄严静穆,精神雍容镇定,外形兼具印度古佛造型,这样的艺术水准,在当时是领跑时代的。

1996年,乐山大佛与峨眉山一道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古人智慧 

科学找位与排水

 

乐山大佛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能保存至今,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巧妙的排水系统等关系甚大。

首先,大佛深藏于山崖,缓解和降低了石刻的风化程度。其次,大佛头顶的螺旋发髻,大佛的耳部、肩部、胸部贯通的排水排湿廊道,它们与佛身衣纹折叠巧妙地构成了排水系统。

据上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调研发现,古人除利用大佛发髻、衣饰褶皱等,巧妙设置了一些小型排水沟槽将水引出佛体,还在佛身背后的头、肩、胸部位设置了三层拦截渗水的排水廊道。

大佛螺髻中有两条细排水沟,沿前顶螺髻延伸至耳后。将大佛发髻凹槽的积水导引汇集在最下方的螺髻排水沟中,阻止头部积水四散的流向大佛面部。水被引入耳后,又由两侧的沟槽及时排出。身上的衣纹也有类似功能,佛像正胸右侧有分流表水的支沟,起到阻止水沿佛身流淌,减缓水对岩体的侵蚀破坏。

此外,乐山大佛建成后,古人曾建造一座“从头以及其足,为楼十三层”的“大像阁”来遮盖保护,可惜毁于宋元之际战火,大佛才暴露在外。

 

携手守护

确保原真性和完整性

 

历经千年风霜,大佛也出现了各种“身体不适”,诸如佛身渗水、附加层脱落、佛体风化、植被滋长等。为此,数十代人携手并肩,共同守护。

翻开大佛的修缮保护史,早在近千年前便有记载。公元1059年,苏洵携苏轼兄弟出川路过时所作《游凌云寺》就涉及大佛维修。其诗道:“予昔过此下荆渚,斑斑满面生苍苔。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大佛较大规模的检查和修缮达十余次。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不间断的监测和适时“体检”,成为大佛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2001年,乐山大佛头部、面部、肩部和双手双脚等大规模修缮,并对大佛体表进行全面维护,一改大佛当年发髻脱落、面部斑驳的苍老神态。

2017年至2018年初,对乐山大佛实施预防性保护,开展了大佛左侧(天洞-麻洞)危岩加固工程。

2018年至2019年,实施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项目。

2021年至2022年,启动实施九曲栈道危岩抢险加固前期勘测研究和乐山大佛附属造像窟龛保护前期勘察研究项目。

......

 

此外,乐山大佛景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统筹开展了一系列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等工作。颁布实施全省首个遗产地专项保护法规《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成立省内首个文物保护基金会—乐山大佛文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全球招募“大佛守护人”......有效确保了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也让遗产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更好地展示和传播。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270号

电话:0833-213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