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的老街

龙目书院

铁匠铺的打铁人

售卖的竹编制品


精湛的雕刻

  豌豆粑、土豆块在油锅里翻滚,不断发出“滋滋”声响;豆渣粑依偎在“咕咚”作响的炖汤边,暗红的外表吸引着食客的目光;路边的豆腐脑店宾客盈门,杯碗交错间就是一份味蕾的满足;路边的茶馆被喝茶、扯“贰柒拾”的乡民的欢笑声、交谈声填得满满当当;集市上,不少店铺前询价、交易的人流往来不绝;街角铁器铺子里,柴火燃烧的声音与打铁声交汇成一曲协奏……喧嚣的市井之音总是于清晨汇集在峨眉山市罗目镇青龙社区,让这个充满岁月痕迹的传统村落显得一点也不落寞。在这里,喧嚣也有了别样的美丽。

  历史长河里的余响

  不少熟悉罗目镇历史的老人习惯把其称之为“青龙场”。这是因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的罗目县在过去千年里,经过了多次更名——青龙场、青龙镇、青龙公社……更名中的不少名称都与“青龙”有关。宋乾德四年,罗目撤县改镇。清代时,罗目镇改名为青龙场。后又经数度名称更迭,直到1981年5月,经当时的峨眉山县政府批准,以唐代著名的罗目县址“罗目街”改名为罗目镇。

  古代,罗目是通往大小凉山、云南的要道口,历代商贾云集造就了一方繁华。尽管曾经的繁华已然不见,但小镇集市上仍然有热火朝天的交易;尽管古镇斯人已逝、物是人非,但这里说不完的历史故事与名人轶事依然精彩。有心人告诉记者,青龙社区里藏着一家农家乐,尽管门脸普通,但走入其中,主人精心修缮、维护的天井就是一份不小的惊喜。据说,该农家乐原本还是青龙名人、刑法界泰斗伍柳村的老宅,如今,故人已不在此居,旧址换上了新颜。

  踏足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游走于阡陌纵横的主街、小巷上,置身于高低错落的古宅间,细细欣赏鳞次栉比的瓦屋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窗花……青龙社区里处处是旧时光的印记。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青龙社区至今还流淌着一条横贯街道的溪流,绿水之上,临江河水潺潺流淌,古镇居民有滋有味地生活栖息,水流不断。而随着客栈、酒吧、武馆和书院等项目在青龙社区接连落地,这里的市井气息越加浓厚。

  集市上的浓浓“市井味”

  记者前往青龙社区探访正值赶场天,早起的商家早已备好一切,而赶场的人,则是一大早就穿梭在古镇街道上,喝茶、打牌、聊天,买卖交易,好不惬意。

  集市上的茶馆生意兴隆,坐在百年老建筑下喝茶、扯“贰柒拾”,一抬头就是充满质感的木雕古建,很容易让人回忆起悠悠的岁月。70多岁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他常常在赶场天前往茶馆与二三老友相聚,偶尔也会打场小牌,“我们大多数时候坐在路边聊天,一边闲聊,一边看人来人往,也看青龙一天天的改变。”

  青龙豆腐脑算是当地的一张名片。这里的豆腐脑在调味、勾汁上与乐山城区、五通桥牛华等地略有区别,也算是自成一派。开在一条街上的几家豆腐脑店在口味上如何排位?不少当地人在自己心里都有杆秤。而其实无论是哪一家豆腐脑店,几乎每家一大早就满座,青龙豆腐脑的魅力可见一斑。

  走在充满市井味的集市上,除了现代化的商铺,还有不少的小店只是支一方桌子,摆上布鞋、竹编制品、特色美食等,也不高声吆喝,只等着需要的人来询问价格。青龙社区半边街上有三家毗邻的铁器铺,主要出售一些乡民们日常劳作需要的铲子、铁锹等器具,店铺没有花哨的照片,充满节奏感的打铁声就是最好的宣传,或一人独锤,或夫妻协作,一锤一锤击打出和谐的敲击声。

  近年来,“古镇热”成为旅游新趋势,但同时,不少古镇因为人口逐渐流失而显得落寞。走在青龙社区的小巷里,记者欣喜地发现,大多数房屋在进行改建、维护后已经入住了不少罗目居民,他们表示,最难忘的还是家乡味,最难割舍的仍旧是家乡情,伴随着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他们对罗目镇的未来满怀憧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270号

电话:0833-213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