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渠千佛岩隧洞进水口(资料图片)

  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的东风堰,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50余年。作为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灌区面积不断扩大,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传统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2014年,东风堰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7年,为肯定东风堰水利工程在水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东风堰成功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10个典型案例。
  乐山再添世界遗产
  2014年,东风堰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对东风堰给出了高度评价:“东风堰是可持续运行及管理的优秀范例,在过去350年里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当我们听到东风堰的名字时,心情确实很激动很激动,非常激动!”据东风堰管理处处长文智勇回忆,公布名单时,他没想到,东风堰直接通过了国际认证,而且东风堰的名字还排在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第一位,“所以第一个就听到东风堰的名字时,大家还有些不敢相信。”
  据悉,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2014年启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2014年5月,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中国大陆地区该类工程遗产申报。当时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由市水务局、夹江县政府指导,东风堰管理处作为申报主体,组织东风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首次申报,一举入选,东风堰顺利成为全国四个首批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工程之一。更关键的是,这是继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6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后,乐山又新增的一个重量级世界遗产。
  作为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东风堰总干渠长12千米,东、西干渠分别长4.8千米、13千米(且有多条支渠),灌区覆盖夹江县5个乡镇51个村,农业灌溉面积达7万余亩。“对农民来讲,东风堰最大的作用就是农业灌溉,只要放水畅通,保证我们‘满栽满插’就行,我们都靠东风堰吃饭,只要收成好就是最大的幸福。”夹江县甘霖镇大石桥村七组村民王运照说。
  百年古堰焕发生机
  曾协助市水务局整理申报方案的文化学者张致忠表示,他感恩前人造就东风堰,并佩服“堰向岩心而穿过,未伤千佛之身”,希望当地能完善东风堰的配套工程,更好地保护和使用东风堰。
  对此,我市旅游专家陈兴中也认同,“东风堰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就是在提示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风堰,不断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烙印。”
  而如何做好“可持续利用”这篇文章?文智勇告诉记者,在传承现存的水文化遗迹和理念的基础上,东风堰还不断引入新时期治水理念,结合夹江县地方发展规划,以“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做活水文章”为基础,在水文化建设中做到古为今用、开拓创新。
  记者了解到,东风堰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夹江县正围绕东风堰开展水文化挖掘与传承工作。
  2015年,以记述东风堰工程为代表的《夹江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水利专辑)出版发行;2017年,中英文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丛书——《夹江东风堰图志》出版,并在2017年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上赠送给国际灌排委员,让中国灌溉工程遗产真正走向世界。
  2018年,投资200多万元,将位于东风堰总干渠千佛岩段左岸原夹江县手工造纸博物馆,改建成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运用多种展示手段,详细介绍东风堰的历史和现在,免费供公众参观学习。同年2月,举办东风堰新中国成立后首届放水节,展现东风堰作为世界灌溉工程的历史底蕴。
  此外,为了更好地挖掘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价值,把东风堰打造成“乐山水利文化风景区的重要长廊”,更好地开展水情教育工作,今年以来,东风堰积极向水利部申报2018年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目前已通过水利部专家初审。
  在保护东风堰的同时,夹江县委、县政府还整合资源,进行了一系列以保护东风堰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旅游景区牌坊、游客中心、停车场,改造景区游山道,进行东风堰风貌整治,建设东风堰世界遗产公园(龙腾湖公园)等,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270号

电话:0833-2133363